學研合作案例

國立中興大學-與歐洲姊妹校合作伊拉斯模斯+計畫,增進與歐盟連結

國立中興大學-與歐洲姊妹校合作伊拉斯模斯+計畫,增進與歐盟連結

交流亮點

  • 增進本校師生及職員赴歐洲姊妹校交流機會
  • 相關交流有Erasmus+計畫提供相關補助
  • 增加與歐洲姊妹校學術合作交流的選項
國立中興大學-與歐洲姊妹校合作伊拉斯模斯+計畫,增進與歐盟連結
歐盟自2014年起執行伊拉斯模斯+計畫 (Erasmus+),其計畫期程為2014-2020年,提供高等教育基構的學生及教職員諸多補助交流項目,本校自2016年起開始與波蘭兩所姊妹校執行計畫,主要是其中學生及教職員交流項目(Mobility for Learners and Staff-Higher Education Student and Staff Mobility)。在伊拉斯模斯+計畫框架下,學生得獲得歐盟補助,前往交流短期交流或訓練實習;教職員得依補助前往授課或訓練1週。

與華沙生命科學大學交流

華沙生命科學大學(Warsaw University of Life Sciences)為本校第一所波蘭姊妹校,亦為第一所與本校合作Erasmus+交流計畫的歐洲姊妹校。兩校於2015年完成協議簽署,計畫執行期至2020年,主要合作內容分為教職員授課交流及學生交流計畫。兩校於2016年開始選送特定領域碩士學生及教授,於2016年-2019年間,本校選派3位教授及3位學生;並接待1位教授及2位學生。

基於兩校穩定交換合作,Erasmus+交流計畫除增加雙方可選送之交流學生人數外,亦增加兩校教授間交流。其中本校於2016年接待姊妹校人類營養學院教授前來授課交流,主要接待系所為本校動物科學系,動物科學系於2017-2019年間,亦選派教授至該系所參與交流,在兩校學系密切交流下,教授因交流共同提送合作研究計畫。

與歐波蘭大學交流

歐波蘭大學(University of Opole),於2017年將本校納入Erasmus+ 合作校,於2018年完成協議簽署,兩校得分別選送一名教師授課交流及一名職員訓練交流。此次計畫為本校初次獲得職員訓練交流(Staff Mobility for Training)補助名額。兩校於2018年各自選送一名教師授課交流及一名職員訓練交流。

該校前來訓練交流之語言學系教授,過去與本校外國語文學系教授有相關合作,透過此次交流,增進兩校教授間討論交流;本校職員完成訓練交流後,將其實地參訪經驗,做為規劃暑期營隊的基礎,進一步規畫與歐波蘭大學合作暑期營隊,並於2019年暑期選送台綜大系統4校共14位學生參與暑期營隊。

展望未來合作

本校因與兩校Erasmus+ 計畫的合作及執行經驗,與歐洲姊妹校交流時;或洽談歐洲新合作學校時,得將Erasmus+計畫加入合作項目討論中,增加雙方合作可能。近兩年,本校更接續與土耳其阿塔圖克大學及羅馬尼亞巴納特農業與獸醫大學,共同爭取至Erasmus+計畫之補助。其中土耳其阿塔圖克大學,除原本的交流項目外,為本校初次獲得學生得前往實習之補助。

近兩年,因受疫情影響,相關交流有所暫緩;另歐盟於2021年起開始新Erasmus+計畫區間。未來除希望能於2022年中完成目前Erasmus+合作項目選送外,更希望能在2021年起新Erasmus+ 計畫區間架下,增加與歐洲姊妹校的相關合作。

國立中興大學-與歐洲姊妹校合作伊拉斯模斯+計畫,增進與歐盟連結
動科系唐品綺教授前往華沙生命科學大學交換教師授課情形

國立中興大學-與歐洲姊妹校合作伊拉斯模斯+計畫,增進與歐盟連結
歐波蘭大學 Dr. Janusz Słodczyk (左二)及Dr. Stankomir Nicieja(右二),與時任本校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陳淑卿教授 (左一)討論交流

國立中興大學-與歐洲姊妹校合作伊拉斯模斯+計畫,增進與歐盟連結
本校國際處職員鄭渝靜赴歐波蘭大學職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