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研合作典範

後山變前哨 東大逆轉劣勢為利多

後山變前哨 東大逆轉劣勢為利多

後山變前哨 東大逆轉劣勢為利多

位於「後山」的國立臺東大學,擁有全臺最好的山水自然環境與豐厚的南島文化人文背景,地標圖書館更是多次獲獎,被IFLA(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評列為全世界此生必去的1001所圖書館。自2016年以來,臺東大學與日本以體育人才培育為主的仙台大學合作雙聯學位,兩校都位居天然環境之中,有著相似的校園環境與學生背景,因而撞擊出的國際交流模式堪稱獨一無二,也難以複製取代。

時序先拉回到2018年,日本仙台大學的五十週年校慶上。經歷過三一一大地震衝擊後的校園,已經復原得很好,臺上節目熱鬧登場,臺下觀眾歡欣鼓譟,這時,舞臺上出現了八位臺灣原住民......沒錯,是身穿原民服飾的一群年輕人在仙台校園裡唱跳原民歌舞。仙台大學理事長(董事長)朴澤泰治在臺下看得眉看眼笑,對這群學生烙下深刻印象。 

一年後,其中三位同學回到臺東大學,順利取得學位後即將畢業。雖然臺東大學與仙台大學交流十多年,朴澤泰治也多次來臺,但這回,卻是他第一次參加臺東大學的畢業典禮,因為他要上臺頒發畢業證書給取得雙聯學位的謝智陽、林姿婷。 

01_畢業典禮_19K_3031-C2-1-1024x683.jpg
2019年臺東大學畢業典禮,日本仙台大學朴澤泰治理事長親自頒發雙聯學位畢業證書給謝智陽同學及林姿婷同學

日本東北與臺灣東南的交會

1999年,教育系梁忠銘教授甫從日本東北大學卸下教職,回到臺東師範學院(臺東大學前身)任教,與他同一個指導教授的學長佐藤則在仙台大學教書。 

二十年前的臺東師院,不僅地理位置偏僻,資源也有限,「真的很落後!」梁忠銘不斷思索:「能不能把在職專班的老師帶去仙台參訪?」 

第二年,他就行動了,跟佐藤聯繫好,他帶了一批老師去仙台交流,反饋不錯,於是這樣的學術交流形式就一路持續到現在,不曾中斷。選擇去仙台大學,而不是東北大學,是因為仙台是日本北部唯一專攻體育的大學,而東北是綜合型大學,臺東師範學院更適合與仙台交流。 

「我還請佐藤老師來臺東義務上課,機票錢都由理事長朴澤泰治贊助,我則自掏腰包給老師微薄講師費。」梁忠銘非常用心,把每一年研討會的論文集結成冊,再帶回仙台交流。 

兩校的老師有了這份穩定的互動基礎後,他們開始向下延伸到學生。

02_理事長_MG_7447-1024x683.jpg
仙台大學朴澤泰治理事長(左)、臺東大學教育系梁忠銘教授(右)

「仙台大學是以體育健康為主的大學,他們沒有博士班,碩士班也缺,我們師院的發展很完整,有碩士班、博士班,還有體育系、附屬體中,從體育開始合作會更容易進行。」梁忠銘說。 

臺東師範學院在2003年更名為國立臺東大學,包括人文、理工及師範等三個學院,也在同一年,臺東大學與仙台大學正式簽訂備忘錄,確立兩校的合作關係,直到2008年,雙方才決定正式簽署雙聯學位生交換協議,雙聯學位與交換則分別是從2009及2007年開始。更深入的實質交流歷經十多年才正式展開,主要是因為臺東大學也在一路摸索自己在國際上的定位與方向。 

校長曾耀銘說,臺東大學是臺東縣唯一的一所大學,要凸顯東大特色,「就不能像一般國際策略模式,只是招收外國學生,我們要同時思考如何從地方特色發展,讓別人看到我們整個特色。」 

03_校長_MG_7279-C-1024x681.jpg
作為臺東縣唯一的大學,曾耀銘校長認為在國際化策略上得更重視在地特色。

學術副校長張永明補充,從地理環境、學校規模來看東大,像是缺點的地方反而是優勢;首先,不到五千名的學生,可以享有足夠的空間、學習設備與時間;有山有海的大自然環境,也非他校所能及,再加上南島文化與原民文化的豐富層次,都可以成為東大優勢,「所以我們不是從系所特色來凸顯,而是從臺東環境來看臺東大學。」 

正因如此得天獨厚的環境,也才能醞釀仙台大學體育系的學生來臺東移地訓練的契機。

成也日文,敗也日文

仙台地區一到冬季就會下雪,進而影響田徑隊的戶外訓練,為了克服這問題,當仙台大學與東大締約後,仙台大學校長與教練親赴東大場勘,確認環境是否可讓選手移地訓練,爾後三年,每逢冬季,仙台田徑隊便陸續有學生來臺灣移地訓練;相對地,因為臺灣沒有雪地,因此東大的體育系學生如果選擇滑雪等寒帶環境的運動項目,也會在冬季北上前往仙台受訓。 

雙方不管是移地訓練或者雙聯,起初並沒有要求語言資格,原本是不希望語言限制了學生的出國機會,但後來仍要求日語基本能力,主要也是擔心學生跟不上進度,或者在外遇到問題,無法解決。 

曾經參與過滑雪移地訓練的體育系學生楊佳馨,對日語基本能力的重要性感受最深。為了體驗南國沒有的滑雪經驗,她大膽嘗試為期半個月的滑雪課。有一次,她高處滑下,在斜坡被卡住,動彈不得,一位有經驗的老爺爺問她:「妳沒事吧?」楊佳馨聽得懂爺爺的話,她想要爺爺拉她一把,「但我不知道怎麼開口,最後只好說我沒事,他就滑走了,我連求救都不會,很可怕!」 

除了移地訓練,目前東大與仙台最核心的交流就是雙聯學位。東大體育系學生謝志陽,在仙台攻讀的是體育學部體育學科學士學位運動指導員模組,「這一長串名字,其實就是運動訓練員,指導對象又分小孩、老人、成人和運動員。」謝智陽解釋。

04_男同學_MG_7643-1024x683.jpg
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謝智陽同學

為了這一趟,謝智陽出國前先學了三個月的日文,日檢也過,信心滿滿,怎料一下飛機,入境時要填表,他沒聽懂海關人員說的話,「他把我的學生簽證打成觀光簽證,學長要我再去找那個入境官,沒想到他臉很臭說:『你都要來日本留學,為什麼還聽不懂日文?』」本應該氣呼呼的謝智陽突然被打趴,「入境官的日文,我應該要懂!」因此,謝智陽決定發憤圖強,每天上午參加仙台校方安排的日文課,把聽說能力補回來! 

運動競技學士學位學程的林姿婷,在仙台念的雙聯是運動經營模組學士學位。她本是柔道好手,代表東大打過全國大專校院公開組冠軍,也拿過全國運動會第二名,「即使我在國內柔道還可以,可是去日本交換後,我好像給人家摔好玩的,把柔道丟掉後,我什麼都沒有。」在眾人不看好的情況下,林姿婷仍決定選讀運動經營模組,朝向運動產業,往經營、規劃、管理大型賽會發展。 

求學過程中,一度考倒她的不是專業科目,而是日文。比她早到或晚到日本的同學,日語檢定都過了,只有她沒過,「要拿學位得有二級,我連三級都過不了,怎麼辦?」林姿婷消沉了一兩個月後決定振作,半年後重新檢定,終於過關,「一知道過了,我就哭了,從沒想過自己會到日本念書,兩年下來收穫很大,也讓我對人生有不同的想法。」今年畢業的她,準備赴北京繼續念研究所。

05_女同學_MG_7629-1024x683.jpg
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楊佳馨同學(左)、運動競技學士學位學程林姿婷同學(右)

境外移地教學
讓學生都能出國一次

東大積極整合教育部各種獎助金與校務發展基金等資源,已施行超過三年的境外移地教學計畫,讓每位出國的學生都能有一萬五千元的補助,至今已經出了二十多團。國際事務中心主任鄧鴻樹說,境外移地教學是東大推動國際化很重要的一個項目,「這是課綱裡的課,不是另外開的課,目的是希望我們在學校裡開的課有國際移動力,不需要另外再針對外籍生設計。」

06_鄧主任_MG_7400-1024x683.jpg
國際事務中心鄧鴻樹主任

境外移地教學每一團大約二、三十人,雖然有老師帶隊,但是主要的學習重點會交由雙方學生交流,課程可以選擇全程移地教學或是部分課程。 

當時會有境外移地教學設計,主要也是校方考量到東大的學生背景結構。「我們學生中南部的比較多,弱勢的比例也高,學生有時候還得透過打工維持生活。」鄧鴻樹說,如果不是讓出國的門檻變低,很多經濟弱勢的同學會覺得出國唸書是遙不可及的事。

07_副校長_MG_7354-1024x683.jpg國立臺東大學張永明副校長

副校長張永明說,過去推動國際化,很容易聚焦歐美先進國家,「捨近求遠的結果是我們對鄰居像是越南、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國不太了解,透過境外移地教學,與這些國家連結,顛覆了我們刻板印象,我們以為他們落後或者治安不好,其實他們也有非常先進的地方。」 

「我們希望可以做到每一個學生在臺東大學都能出國一次!」這句鏗鏘有力的宣言,校長與副校長不約而同地說著。小校、偏鄉、弱勢學生居多,東大借力使力逆轉劣勢成優勢,徹底顛覆了主流價值的思維邏輯。

為提供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個資聲明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