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外籍畢業生案例
文藻外語大學
文藻外語大學
朱婉寧 | 馬來西亞
我是朱婉寧,來自多元文化的馬來西亞。從小就想著以後上大學要到國外留學,因此在中學階段,我不斷探索未來可能性,提前規劃好自己將來要往什麼方向去闖蕩。當時,從影視文化的傳播推廣和學長姐的口中了解到台灣美麗的風土人情,以及對文藝創作的無拘無束,讓我無比嚮往,於是我選擇了來到這裡深造。
文藻外語大學,是我在台灣的家,是帶我領略世界變化的嚮導,也是引領我進步的導師。初來乍到之時,學校境外組安排了一位學伴,帶我到高雄各地去觀光,去了解高雄人的日常生活,因此我很快就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在文藻,我就讀的是翻譯系,因為喜歡研究語言翻譯,所以來到文藻探索、學習語言及文化,充實自己,開拓眼界。在接軌世界這方面,文藻一直是個非常好的平台。其中在我就學的這幾年間,就有好多次接觸翻譯產業的機會給我們這些在籍的學生。很感謝老師們給予的機會,讓我在這四年間,能發揮自身多元文化背景的優勢,在不同的展會上擔任翻譯。
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學校老師請我協助馬來語短片的配音。那時我第一次坐在錄音棚裡感受錄音和配音如何進行,這對我來說也是非常新鮮的體驗。
從大學一年級開始,除了本科系規定的課程之外,我還學習了好幾門語言,例如韓語、俄語、德語、泰語及西班牙語。對我而言,多學習一種語言,多懂一種文化,也就會多一種不一樣的思考角度。學習成效固然很重要,但最讓我沉醉其中的,是學習新知識的過程。尤其是文藻的教授們非常會講課,不只是講授枯燥乏味的課本知識,也結合時事及影視劇,對我這類“視覺型學習者”來說就是最合適不過了!
得益於自身祖籍廣東,而且馬來西亞也不少粵語背景的人,正因如此,我也在文藻交到了好一些來自香港和澳門的朋友。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湊巧校內的港澳同學正在創立文藻外語大學港澳社,他們便邀請我加入和他們一起發揚粵語文化。期間我還嘗試教導一些台灣朋友學習簡單的粵語。這個經驗對我來說非常特別,也讓我對粵語的文化背景有更深的了解。
身為馬來西亞的華裔,華人傳統文化及華文教育於我,是一種身份認同及文化根源。在對台灣有一定了解之後,在大學三年級下學期,我決定到中國大陸去交換,期望可以走出舒適圈,感受同宗同源文化在不同歷史脈絡裡,發展出的不同面貌所帶給我的衝擊。這次的交換經驗無疑是一次收穫滿滿的旅程,因為有了在文藻長期學習與接觸不同文化背景人事物的經驗,讓我在中國大陸的交換也有了不一樣的感受,讓我更能以台灣人的視角去看待國外的事務。
從中國大陸交換回來後,鑒於文藻的馬來西亞學生越來越多,我們開始籌組成立“文藻馬來西亞社”,增進馬來西亞學弟妹在文藻的凝聚力,同時也在校內推廣馬來西亞的傳統且多樣性的文化。身為文藻馬來西亞社的創會會長,我和學弟妹們在校內外的園遊會上擺攤,販售馬來西亞的道地美食,並且和學生們進行馬來語趣味遊戲的互動。在文藻的馬來西亞學弟妹越來越多的同時,我們也積極通過社團的力量,幫助新來乍到的學弟妹適應台灣留學生活。
四年後的秋天,我離開了台灣,回到家鄉善用自身的所學所見所聞,去幫助那些正在為升學而煩惱的學弟妹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抉擇。我不會忘記在台灣與同學們走過的青蔥歲月,感謝在台灣和文藻遇見的每一位在我人生的旅途中畫上了最美麗,且重要的一筆。
在上海外國語大學交換
在校內教同學粵語
文藻外語大學的馬來西亞學生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