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外籍畢業生案例

東吳大學|命中註定的旅程—台灣

東吳大學|命中註定的旅程—台灣

莊君富 | 馬來西亞

命中註定的旅程-台灣
「阿富,雖然你⽐跟你同年齡的我們晚畢業,但還蠻羨慕你可以念到自己喜歡的科系...」

一位中學時期的同學曾經對我這麼說。同齡的朋友們22歲畢業就開始就業,我則是摸索到26歲那年才拿下了我的學⼠畢業證書。我的留學旅程中出現過幾個轉折點,但這也讓我留學的過程中,多了幾分穩重,也找到自己真心嚮往的日文系。

為何台灣是我人生中命中註定的目的地?
其實我18歲那年就決定要赴台留學。從小參與各種演講、辯論⽐賽的我培養了對語學的濃厚興趣,中學開始⾃學日文,也⽴下了當翻譯的志願。但高中畢業後報讀台灣各大學,才發現由於高中選擇「理組」,而「理組」轉「文組」必須先就讀林⼝師範大學的僑生先修部,再依照結業成績分發。當時非常擔心在僑大成績不好而被分發到不是自己的志願校。於是陰錯陽差,就踏上了前往東京日本語⾔學校ABK進修日文的留學之路。

然而半年後的2011年3⽉11日,東北大地震讓我短暫的日本留學旅途畫上了句點。

一時失去重心回到沙巴,曾兼差日本旅⾏社翻譯、啦啦隊教練、裝修工、舞者等職業。畢竟這樣的輾轉非長久之計,也意識到了唯有完成學業才能找到真正的目標。於是,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我做了兩年前不敢下的決定,報讀僑大。命運真的很神奇,雖然繞了個遠路,最後還是回到了前往台灣的這個決定。

台灣留學,奠定態度

「我無論如何都要分發到東吳大學日文系!」

晚了同齡三年的自己,已經沒有退路了。尤記得當年在僑大是這樣每天對自己精神喊話。而我也是當年才發現,中學高中時期成績平平,根本不是不會念書,而是完全沒有用心在念。在就讀僑大春季班的半年後,我在一百位在籍學生中,以前三名的成績獲得台灣僑委會優秀僑生獎助學金,考上了我的第一志願-東吳大學日文系。

在日文系裡,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跟日本不太一樣,同個課程卻有完全不同的切入和詮釋。我停下日文學習這三年所累積的求知慾瞬間爆發。我沒有因為自己有日文底子,而放過基礎課程,反而更加用心地吸收在日本所沒有聽過的學識、理論。

一切都如此新鮮有趣,大一時加入了日文系學會,也開啟了大學社團活動的充實生活。我在大二那年接下了系學會長,這其實對於一位在台人生地不熟的僑生來說並非易事。但也因此得到無數寶貴經驗。我很常跟學弟妹分享,留學並非只在於成績單上的數字。要如何圓滑地與台灣同學們相處共事,更必須要融入和學習台灣的文化,這不正是海外留學的真諦所在嗎?

籌辦活動並服務日文系學會、滿足舞蹈熱血的熱舞社、到花蓮偏鄉服務原住民小朋友的社會服務團、日文翻譯志工...大三也終於再回到日本千葉縣明海大學交換。曾經有過日本留學經驗的自己,也不再有所謂「怕生磨合期」,馬上就與當地熱舞團體和語⾔交流組織有密切的交流。

學業表現上,讓我跟老師們培養了良好關係,也因此得到了許多機會和推薦。而社團活動中也認識到許多傑出的同學。開啓了一道一道的門,通往了許多不同的旅程。四年的時間彷彿一位老師,用大學生活的所有經驗教會我寶貴的一堂課。畢業之際,我也完成了在大三時⽴下的畢業目標。把畢業生可以得到的三個獎項:學業優良獎、服務優良獎、斐陶斐榮譽學會會員證書都拿下。

畢業後回國擔任日文家教兩年,再次回到台灣日商保險企業,從事需要用中、英、馬來、廣東、日文與世界各地醫院接洽翻譯的工作。現在轉換跑道在國際房地產企業從事房地產買賣協商,並在YouTube分享房地產知識外,也兼任日文翻譯的工作。台灣留學旅程啟發了我對所有事情都要做到最好的態度,也讓我邂逅了交往7年的台灣妻子。台灣所賦予的一切回憶、感動和經驗,都是我往後日子中追求更多高峰的重要推動力之一。

東吳大學|命中註定的旅程—台灣
大一和大四在服務性社團,社會服務團的夏日營! 前往花蓮玉里的春日國小服務原住民小朋友。

東吳大學|命中註定的旅程—台灣
旅台七年,在東吳大學日文系結識了台灣妻子,我人生的伴侶。也讓台灣成為了我的第二個家。

東吳大學|命中註定的旅程—台灣
大三在日本留學期間,結識了一班志同道合的舞者,是我在日本親愛的家人們。